【医械管家感悟】医疗器械出海关注点

时间: 2025-02-20 05:39:13 |   作者: 产品品类


  

【医械管家感悟】医疗器械出海关注点

  主营业务:产品注册,临床试验、同品种评价、国内外进口器械的注册、质量体系建立及维护、技术转移、项目开发等。经过近10年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德大建立了一支行业实操经验比较丰富,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服务团队,并与国内多家临床机构及检验测试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德大团队坚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管家式服务,旨在帮助客户最大限度降低注册风险、缩短项目周期、 加速产品早日上市。

  德大医械有若干技术讨论群,欢迎医械行业同仁进群,与大家交流技术及工作问题。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多塞尔多夫聚会时间了,朋友圈已经看到很多朋友出发了或者到达了。国内市场内卷,出海成为共识,那么到底该怎么样出海?如何抱团取暖?要关注哪些风险呢?

  这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不是同行出去了,我也要跟着出去,海外市场并不是满地遍是黄金甲,所以一定第一个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出海。

  1. 市场调研与战略制定:首先,企业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了解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医疗器械需求、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根据不同的市场特点和医疗文化,制定合适的出海战略。

  2. 选择合适的出海模式:目前,医疗器械行业的出海模式最重要的包含加入海外供应链、订单出海和自主出海。公司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模式,如通过建立区域子公司、OEM高端代工等方式进入市场。

  3. 产品质量与合规性:产品质量是成功出海的重要的条件之一。企业需确定保证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并通过相应的注册认证。同时,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持续的产品迭代也是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4. 渠道建设与本土化运营:建立本土化的销售团队、产品分装物流中心和售后服务团队是扩大海外销售的重要步骤。此外,企业还需优化本土运营以适应不一样国家的商业环境和文化差异。

  5. 抱团取暖与合作:多家公司能够通过组建自主创新联盟或与别的企业合作,共享资源、互补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

  1. 高门槛的注册认证要求: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时,企业需满足严格的注册认证标准,如美国FDA和欧盟MDR的要求。市场上告诉你可以帮你获得当地注册的代理商很多,需要甄别是否靠谱。(此处搭载一下广告,德大凌甫能够给大家提供有效靠谱的出海注册支持)

  2. 汇率风险:欧美市场的货币汇率波动较大,企业需时刻关注汇率变化,以避免汇率风险。

  3. 地理政治学风险:国际政治动向的不稳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布局。

  4. 知识产权保护: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企业需确保其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

  5. 文化融合与组织架构设计:中外文化的融合以及组织架构的设计也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6. 供应链管理:海外供应链体系的完善需要大量资源和复杂管理,而海外人才的高成本和短缺问题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注册模式:这是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的主要模式之一,就是将产品在海外市场进行注册,以符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获得销售许可证,从而进入当地市场销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大大的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准入门槛、企业的品牌声誉、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然而,这种模式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注册和合规性工作,且可能面临复杂的审批流程。

  2. 代工模式(OEM/ODM) :在这种模式下,国内企业通过为海外客户提供贴牌生产服务来实现产品出海。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通过国内的成本优势和生产能力,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并且不需要立即建立自己的品牌认知。然而,由于缺乏自有品牌的定价权,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议价能力较弱,且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3. 收购模式:通过收购海外公司或品牌来实现产品出海。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获得现成的市场占有率和客户基础,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然而,收购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且要良好的整合和管理能力来确保收购后的协同效应。

  4. 自主品牌模式:企业通过自主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来实现出海。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建立强大的品牌认知和定价权,长久来看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这种模式需要企业在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并且初期投入较大。

  5. 直销模式(GPO):通过集团采购组织(GPO)直接向医院等最终用户销售产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提高销售效率。然而,建立有效的直销渠道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和长期的客户关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