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和年报填报即将截止!

时间: 2025-03-06 11:05:14 |   作者: 脸部


  填报要求:登陆火炬统计调查信息系统填报年报有关数据,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包含2亿元)企业审核通过后打印报表封面(带火炬水印)及错警因说明,一式两份并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送至各区县科技主管部门。

  ①登录账号为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024年新增企业登录账号和密码,与申报高企的网站账号一致,2022年及2023年填报过的企业因网站变更,需进入新网站后重置密码在进行登陆,重置账号为企业统一信用代码。如企业账号有问题请下载操作手册。

  账号登录后,进入“企业服务”菜单,选择“工业与信息化部火炬统计调查”事项,点击“我要办理”。

  本次仅需填报左侧企业统计年报,右侧高企发展状况表5月底前提交(现在上报无法退回修改)。

  注意事项:①现在不要填写高企发展状况报表,现在上报无法退回修改;②火炬统计年报数据由系统自动同步到发展状况报表,每天同步一次(非实时),发展状况报表提交后,火炬统计报表中的数据不能再同步至发展状况报表;③同步数据仅为发展状况报表的部分数据,其他数据仍需在发展状况模块填报。

  ①按步骤填写1-8步;②填写过程中有疑问,可点击“问号”查看具体指标解释;③填写完成如提示存在错误和警告,请查看原因修改或填写说明。

  注意事项:1.浏览器版本要求,建议使用360(极速模式)、360(兼容模式,内核IE9以上)、chrome、IE9或以上版本;2.点击“?”,会弹出相应的指标说明;3.“小眼睛”,会弹出2023年、2024年两个年度数据对比;4.每填完1步,先点击“保存数据”,再点击“下一步”。

  3.填报系统内存在错误及警告根据真实的情况写好说明,不能简单填写“情况属实”,需写清楚具体理由。

  5.非高新区企业选择高新区进入时间,出现警告的,需注意第一步已进区企业被批准入区时间(qb08),选择“未选”。

  6.第二步“登记注册统计类别”选择不为210、220、230、290.“港澳台商投资情况”应不选择。

  7.工业公司产值不应为0.非工业企业普通工业产值为0.如确实有部分生产,请在警告中说明原因。如总产值填写超过营业收入50%,请确认是否为工业公司,此外如确实产值超过营收50%以上,请确认行业选择是否正确。

  8.项目活动类型一般不选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除高校研究院所外,企业应选择试验发展。

  9.第六步中,项目人员实际在做的工作时间指报告期内项目组人员实际工作的时间总和,按月计算。

  如某科技活动项目有2个研究人员,他们的上班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10个月,则该项目人员实际在做的工作时间=1×7+1×10=17(人月)。对于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上班时间,但每人在报告期内的实际在做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10.第七步研究开发费用合计和第六步项目经费支出应基本一致,支出差异大的,请注意项目表是否填写完整。

  11.研发费用中其他费用占比超10%,请确认相关费用是否为研发费用,最高按照高企研发费用归集要求不应超过20%。

  13.第八步技术合同交易情况中,企业在相关单位进行技术合同登记后,填报相关数据,技术合同项数为0时,技术合同金额也应为0.

  高企认定条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火炬报表要求:期未拥有有效专利数+期末拥有注册商标 +拥有软件著作权 +拥有集成电路布图 +拥有植物新品种+拥有国家一类新药品种+拥有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0

  高企认定条件: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高企认定条件: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

  b,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 (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火炬报表要求:研发项目经费合计 营业收入” 3-5%,“研究开发经费”是通过第6步“研发项目表”进行核算的!研发项目表中的“项目经费合计”与第7步“研发活动费用合计”不要相差太大!政府委托项目自主研发项目其他企业单位委托项目以及委托其他企业单位项目都需填报,请查看是否漏报!

  高企认定条件: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15.检查与提交如有存在错误项,无法提交,需排除出存在的错误的项,进行修改;如有存在警告项,需排查是否存在笔误,若情况属实需进行解释说明。完成所有填报步骤,点击右上角“提交”。注:在检查栏,红色属于错误,必须进行修改;蓝色属于警告,解释通过即可。

  指本单位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具体分为中央、地方和其他。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以领导为主的一方来划分隶属中央或地方。

  隶属于“中央”的单位兴办的集体企业,隶属关系填“其他”;省属以下的企业(单位)办的企业(单位),其隶属关系与企业(单位)本身的隶属关系一致。

  无主管部门的单位、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办事机构所开办的第三产业等单位填“其他”。

  具体填写各单位的一至三种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并按其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仅限非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企业填报其上市地点、时间及统计年度年末市值等情况。

  此项指标是为了了解企业所属领域情况,技术领域共分11大类54小类,请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企业主营产品中最主要的产品为主,按技术领域的小类代码填报。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中规定的8个重点领域中选择3级技术领域所对应的6位代码填报。高新技术企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确定的领域填报,非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企业核心技术情况选择对应项填报。无核心技术企业填报000000。

  指按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和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査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公布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填写。

  指企业是否将原本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上的业务系统,迁移至云端服务器上进行管理和运行的过程。

  指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数字领航”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典型案例。

  注意事项:①qb16.企业按照主营产品进行填报,高企不得选择“900.非高技术”;②qb16_1.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填报,三级领域六位代码。不得选择000000(无核心技术企业)选项;③基本信息要准确完整,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是用来进行企业分类,如果基本信息填写有误,后续的数据内容便无法准确分类及监测。

  指标由工业企业填报,部分行业代码为非工业的企业,若企业本身存在混业经营且涉足工业领域,产生工业总产值的企业也需填报。

  如果会计“利润表”列示“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则根据其本年累计数填报;或者,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本年各月贷方余额(结转前)之和填报,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

  技术收入=技术转让收入+技术承包收入+技术咨询与服务收入+接受委托研究开发收入

  如果企业有一些利息收入等放入财务费用中,本来正向的支出变为负向的收入。建议企业进行调整根据情况放入其他项,如其他收入等,如确定放入财务费用,则需要进行说明,解释发生的原因。

  如本年实际发生的减免额为零,即填0.对填报期上年应获得减免但未予实施,而实际在填报期年度获得减免的,须计入填报期填报。

  如本年实际发生的减免额为零,即填0.对填报期上年应获得减免但未予实施,而实际在填报期年度获得减免的,须计入填报期填报。

  备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重点能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标,仅由规上工业企业以及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单位填报。填报时可根据规上工业企业及重点能耗企业填报的国家统计局能源报表抄报。

  注意事项:①指标的数字单位均为“千元”;②工业总产值(qc02)该指标一般由工业企业填报(企业概况表中行业代码前两位为06-46)、“行业代码”为工业企业的,一般“工业总产值”不为0.且“工业总产值”占“营业收入”比例应高于50%;“行业代码”为非工业企业的,且存在涉及工业领域的混业经营的,一般“工业总产值”占“营业收入”比例不应高于50%;建筑业一般没有“工业总产值”或占比较低,不要混淆“工业总产值”和“建筑业总产值”的概念;③技术性收入(qc06)该指标与技术合同是否经过认定登记没有关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等服务业大部分为“技术收入”;管理费用(qc223)与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保持一致,管理费用不包括研发费用;④如果“净利润”大于“营业利润”,需在错误警告解释里说明营业外收入属于什么类型的收入,一般为政府补贴收入、退税收入或出售固定资产收入,请注明各类收入的金额;⑤实际上缴税费总额(qc13)按2024年度实际发生额填报,非估算值,主要是企业经营所得依法缴纳的各种税费,不包含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关税。⑥“应交增值税”一般应不等于0.以下两种情况可能小于0: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进项税当期没有抵扣完,留抵后期销项税额;有预交增值税,预缴税款形成当期留抵增值税款;7、“年末负债”为负数,需要重新分类到资产或者债权。

  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其中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和在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指月度或年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注意事项:①技能人员(qd31)、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qd27)、专业技术人员(qd28),三者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不能重复计算;②技能人员须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同一个人持有两个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最高等级证书认定。

  点击左上角“增加”,在新增行点击“修改”,在在新弹出窗口填写第一个项目数据,填报完整后点击“保存数据”后点击“关闭”,回到原界面再点击“增加”进行第二个项目的填写,以此类推;

  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项目开展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0.自主完成;21.与境内研究机构合作;22.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23.与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合作;24.与境外机构合作;31.委托境内研究机构或高等学校;32.委托境内其他企业或单位;33.委托境外机构;40.其他形式。

  选最主要的项目(课题)活动类型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试验发展;4.R&D成果应用(试制与工程化);5.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

  如果某研究开发项目有2个研究开发人员,他们的上班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10个月,则该项目人员实际上班时间=1×7+1×10=17(人月)。对于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工作时间,但每人在报告期内的实际在做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指报告期内企业参加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合计。该指标应与企业会计账中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中人员人工费子科目里涉及的全部人员对应。

  “全职人员”是指报告期内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上班时间 90%及以上的人员。

  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费用合计,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及另外的费用。该指标应与企业会计账中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发支出辅助账中研究开发费用对应。

  当年授权专利:指报告期当年企业作为第一专利权人获得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的专利件数。

  当年授权欧美日专利:指报告期当年企业作为第一专利权人针对同一项专利申请,分别获得欧洲知识产权局、美国商标与专利管理局和日本特许厅批准授权的专利件数。同一专利获得三方授权按1件计。

  期末拥有有效专利:指报告期末企业作为第一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境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专利件数。(高新技术企业必填)

  当年注册商标:指报告期当年企业作为第一商标注册人获得境内外商标行政部门核准注册的商标件数。同一商标在不同地区同时注册按一件计。

  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项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在工业与信息化部进行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数量。技术合同的类型包括5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不包括获得国家和省市各类支持计划所签订的技术合同。

  华夏泰科,18年专注项目申报领域,2万+成功案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申报服务。我们资深项目团队为企业用户量身定做申报方案,资深专家多对一指导,个性化解决申报难题,提高申报成功率。选择华夏泰科,让企业资质申报更省心、更高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