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1-13 18:55:40 | 作者: 护肤
:本文以访谈的形式向我们分享了丰巢法务的工作经验及其对该职位的要求,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对法务团队的管理经验,并且文章最后给出了求职建议,相信对于工作中以及求职中的法学生都有一定帮助。
您曾在研究生阶段选择前往印度德里大学深造,请问您到那里之后、对印度是否有新的认识?
有很多全新的体验。从宏观上而言,印度是英美法系,所以印度很多制度都能在英国法中找到雏形。这一点落实在语言上,则体现为英语是印度法律领域的唯一语言(由于印度是联邦制国家,所以它有15种官方语言)。
与国内相比,印度的判例可以直接作为判决的依据,当然印度也会有成文法。其实现在很多原本英国殖民地的国家去看他们的法律体系,它们往往并非完全泾渭分明的,它们一方面承接了普通法系的历史,但另一方面也会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例如,在印度,英国的一些法律是可以直接用的,英国的大律师在印度也可以出庭。但除却对英国的承袭,近年来,印度出台了自己的房地产管理办法、数据合规的相关法律等。
印度相对比较传统,还是授课式为主,教育创新也不多。就我个人感觉,印度是一个很割裂的国家。
一方面,印度法律体系在世界上拥有一定话语权。比如很多国家为了成为WTO成员国、放弃了很多权利,但印度一直是GATT和WTO的原始成员,故而它对于话语权的掌握与谈判能力还是较强的。同时,在管理层面,世界500强企业有许多印度籍的高管。
但另一方面,印度在本土的教学上是相对比较传统、官僚的。它们的大学体系和法学院体系、与政府官僚体系很像,整个学校也比较死气沉沉。尤其是几年前,由于学校机制的压制,德里大学的年轻老师基本上无法升迁。
总体而言,我感觉印度的教育、乃至印度本身,都是处在矛盾状态:既保守又激进、既平和又暴力。
您在山东电建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加入海尔集团,且到了海尔集团之后,主要负责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法律事务。请问与您在山东电建负责的印度法律事务相比,海尔集团的工作有没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差别?
差别最重要的包含以下部分:首先,工作内容上,我从专注于工程索赔的前期谈判、后期索赔等具体项目操作,转变为在集团总部层面支持欧洲及东南亚片区的公司治理和运营。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需要处理更多关于公司新设、变更、注销等法律事务,以及更深入参与合同审核、并购项目等。
其次,在法律领域上,我接触到了全新的并购业务,包括PE(私募股权投资)和反垄断审查等。十年前,国内对反垄断的要求还未如此严格,因此我在处理并购项目时,更多关注的是国际层面的反垄断法,如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法律规定。这种跨国的法律研究和合规工作,不仅要求我具备扎实的国际法知识,还需要我对各国法律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
再者,我在工作思维上也发生了转变。原先在工程领域,我习惯于解决具体的、技术性的法律问题,如索赔和仲裁等。而在海尔集团,我需要从更宏观、更战略的角度去审视法律问题,例如我更多开始思考“如何在公司治理、并购项目中发挥法律的专业价值”等问题。
您最开始选择的是法务这一专业化的发展路线,后来则选择进入了管理岗位,最后则又选择回到法务岗位。您觉得法律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关系是什么?您又是如何考虑的?
随着我工作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对事物的关注点不完全一样。在职业生涯初期,尤其是在最初的五年至八年里,专业方面技术能力的精进是更重要的。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职业发展的深入,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强其他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但尽管个人精力有限,专业与管理职责并非完全相互排斥,而可以相辅相成。例如,作为法务总监或部门负责人,我的核心职责是带领团队实现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即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但在此情形下,我仍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在特定法律专业领域内进继续行深入研究和提升。
相比于之前的公司,您觉得在丰巢这样的新兴科技公司从事法务工作会有一些独特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吗?
丰巢法务工作的独特性,并非单纯源自其科技公司属性,而是根植于其作为C端企业的本质。首先,在C端市场,法务需直接面对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几十万快递员。相较于B端业务(如地产开发中的土地买卖、合资协议及工程交付等争议),C端市场的挑战更为直接且广泛,涉及消费者权益、服务的品质、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
其次,在C端市场中,法律要求仅是基础底线,客户往往有着更为多元化的需求。除了满足法律与监督管理要求外,丰巢还需关注服务体验与舆情管理。服务体验的优化必然的联系到客户满意程度与品牌形象,而舆情管理则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响应与危机解决能力,以应对有几率发生的舆论风波。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丰巢法务团队不仅需在日常工作中热情参加突发事件处理、诉讼争议解决及舆情舆论引导,还需与业务线紧密合作,在产品设计初期便介入并提供法律意见。这种深层次地融合的法务BP模式,有助于确定保证产品在法律合规的同时,实现用户需求并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随着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及数据合规要求的日益严格,丰巢法务团队还需重视有关规定法律法规的更新与变化,为业务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指导。在产品细节设计上,法务人员需与业务人员共同协作,确定保证产品既符合法律规范又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To B” 和 “To C” 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客户的不同,前者主要服务于企业客户,后者直接服务于终端消费者。这两种模式在运营策略、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盈利模式等方面都不一样。“To B” 模式更注重于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以满足企业客户的特定需求;而 “To C” 模式则更侧重于利用互联网平台直接触达众多购买的人,追求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服务的便捷化和标准化。
在我担任法总的最近一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罗马非一日建成”的古老智慧。我们所面对的挑战与成就,同样遵循着一种螺旋上升的逻辑。
初到部门时,我的首要关注点在于团队的构建与人员配置、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在最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此为基础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坦白而言,起初我们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但随公司业务的继续扩展,我们意识到此实为必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风险大图的更新与重构。由于公司业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原有的风险大图已经没办法满足新的需求。因此,我们重新梳理了公司的业务逻辑与法律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全新的视角和逻辑关系重构了风险大图。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总结出了“五步拆解法”,即先分析业务流程,再明确去参加了的法律关系,进而梳理合同关系,识别风险点,并最终形成风险清单和应对方案。
此外,在绩效管理方面,我们也遵循着类似的思路,引入了“271”(即20%优秀,70%普通员工;10%绩差员工)强制绩效分布原则,通过设定明确的标准来衡量法务团队的工作表现。这一体系的思想根源在“二八定律”(即80%的价值是由20%的人创造的)。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完善,我们已形成了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考核框架。但我们也深知,没有绝对完美的体系,我们始终在探索与尝试中一直在优化和提升。
我认为以下三点是特别的重要的。第一,沟通与理解是特别的重要的。当前,我们的工作分工体系已明确设立,并特别设置了法务BP(Business Partner)的角色,旨在辅助各业务部门解决其面临的实际问题。举个例子,作为专注于支持人力资源工作的法务BP,他会与该部门成员建立了紧密的工作关系。无论是前期的劳动合同修订与更新工作,还是后续处理员工关系中的争议,直至最终解决劳动争议,他都会深度参与。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我们会细致分析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实际案例转化为改进人力资源制度和建设的宝贵反馈。
第二,需从对方需求出发。在沟通方面,我们鼓励法务团队更加主动地与业务部门及职能部门建立联系。通常,当这些部门有法律或合规方面的需求时,他们会主动寻求我们的帮助。我们的职责就是精准识别并解决这些需求,无论是在合同审查、法律合规咨询,还是在产品设计的法律风险评估上,我们都致力于提供全面而专业的支持。因此,我认为,沟通的核心实质上是需求识别与需求满足的高效互动过程。
第三,需精进专业技能、静待信任的积累。尽管法务在某些领域可能不直接拥有决策权,但其在提供相关建议和协作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提升业务部门对法务建议的认可度,我们努力从业务方面出发解读法律问题,使法律建议更加贴近业务实际。同时,我观察到,起初,即使法务BP反复强调某些行为的风险性,业务部门可能仍会第一先考虑业务发展。然而,如果出现问题,如争议、诉讼或赔偿需求,公司领导或业务负责人就会更加重视法务的意见,这种转变往往基于“吃过甜头”或“尝过苦头”的经验积累。但这种信任关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要一直累积。
法务BP(Business Partner)是法务业务伙伴的简称,是指服务于企业业务部门的专业法务人员。他们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法律顾问或法律专家,而是深入到企业的业务线中,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共同解决业务运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法律支持。
首先,对于每一个即将招募的岗位,我都会在心中绘制一幅初步的候选人画像,明确所需的技能、经验和素质。例如,在寻找投融资法务支持负责人时,我会第一先考虑那些拥有长期资金市场相关工作经验的候选人,以确保他们可以快速融入并为企业贡献价值。
其次,我还关注团队内部的更迭与补充。当某个岗位出现空缺时,我会根据团队现有结构和业务需求,寻找能够填补该领域空白的候选人。比如,若原负责劳动争议的同事离职,我则希望新加入的同事能迅速接手并继续深化该领域的专业知识。
再次,在筛选简历和面试过程中,我尤为注重候选人的实际在做的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有律师或诉讼律师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我会给予额外的关注与加分,因为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法律文书撰写能力、案件理解能力和法律法条运用能力。同时,我也乐于了解候选人在处理复杂或挑战性工作时所采用的方法论和工具,以及他们如何克服难题并取得成效。
此外,我非常看重候选人的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我倾向于选择那些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清晰理解、明确职业方向并愿意为之努力的候选人。他们不仅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还愿意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挑战自我。
最后,对那些愿意选择法务岗位并展现出积极态度和开放心态的候选人,我会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关注。我相信,只要他们具备足够的潜力和努力精神,就一定能在法务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您认为法务工作和律师工作的不同点在何处?对于年轻人,您有怎样的职业发展建议?
首先,两者在法律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差异。律师职业对某一专业领域法律理解的深度要求极高、以提出深刻且可靠的法律观点和意见。然而,在法务领域,工作的广度则显得更重要。举例而言,作为法务人员,我不仅需要精通劳动合规、数据合规等专项法律事务,还需对所在行业的特定法律(如快递行业的法律)以及更广泛的法律领域(如投融资并购、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民法、合同法等)有所涉猎。
其次,在沟通成本和精力投入方面也有显著不同。相较于律师职业,法务人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业务部门的非法律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处理大量事务性工作(如撰写季度总结、半年度绩效考核报告及日报等)。这些内部管理要求不仅占用了大量时间,还可能会引起重复回答相同问题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沟通负担。有时,为应对此类情况,个人难以专注于手头的专项任务,甚至有时不得不处理非法律性质的问题(如解答关于总部流程的问题)。
再次,在职业发展与收入方面,律师行业以其无上限的收入潜力著称,尤其是顶级律师,其收入水平远超一般职业。然而,这种高收入也伴随着风险,如收入波动、行业周期影响及客户稳定性等问题。相比之下,法务职业的收入更为稳定可预期,但往往设有明确的上限。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企业逐渐重视法务工作的价值,有能力的法务人员可获得的薪酬回报也慢慢变得可观。
最后,律师与法务在职业路径上亦存在非常明显差异。律师行业拥有相对固定的晋升体系,从初级到高级律师、再到合伙人等。而法务人员作为公司职员,出路则相对多元,可以涉足风险管理、合规、法务总监、内控及审计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法律职业领域内,法务与律师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许多法律人士在两者间灵活转换,以寻求最佳的职业发展路径。企业也愈发重视法务工作的专业性,愿意为有经验的律师提供法务职位。因此,无论是选择律师还是法务职业,都应根据自己兴趣、职业规划及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等因素综合考量。保持开放心态,适时调整职业规划,以适应一直在变化的法律职业环境,是每一位法律从业者应有的态度。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IPO叫停四年后蚂蚁传上市“小作文”:A股再掀涨停潮,最牛华信永道已涨5倍,炒作背后或为“乌龙”
有人百倍杠杆一夜“爆仓” 、有人3天收益翻倍 比特币再陷疯狂 玩家坐上“过山车”
讲好中国故事,用科学精神探索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亮相2024CCBF!
聚焦非叙事体读后续写教学!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英语)公益教研会在中山举办
限量版《Apple Music:100张最佳专辑》精装书售价4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