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1-19 08:18:41 | 作者: 产品品类
敬告读者:欢迎您来到这里,在这里您是主人,您可以每时每刻给我们更多的要求和建议。您能参加我们的活动,还可以有项目来跟我们大家一起完成。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邀请到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给大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服务,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活动,让大家有更多的学习和分享的机会,我们大家都希望得到大家的继续支持和厚爱,让更多的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
四年前,滴滴CEO程维拿着第一版“滴滴打车”给美团点评CEO王兴看的时候,王兴说“这样的产品的设计流程太垃圾”,并给出修改意见。
这个曾与马云决裂,致使马云打折卖掉所有美团股份的霸道总裁,今天竟然向一家人的滴滴开枪。
目前,南京的用户打开美团已能看到并使用“打车”功能。令人惊讶的是,整个打车业务都由美团自己做。
“美团点评为什么做打车?”“为什么选择南京试点?”“美团点评要与滴滴正面宣战?”
美团的宣战,多少会让滴滴紧张。如今,优步已投降,滴滴独大。国企垄断,互联网也要垄断?昨夜,被压迫太久的滴滴司机和用户沸腾了!
四天前,司机王师傅在滴滴司机群看到美团点评运营人员在做推广,随即注册了美团打车。
“之所以选择美团打车,是因为滴滴平台超过四公里的订单就会强制派单,但是美团打车不会,司机的体验更好一点。”他和记者说,这是他的第五个订单,对于早期入驻的司机,美团按每单1.7倍计算,即乘客打车费10元,美团奖励7元,扣除平台使用费后司机到手能拿15元多。王师傅感慨,“补贴大战又要来了。”
当一个互联网公司,一个代表着中国互联网巅峰的企业失去了创新,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是对仍饱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创业者致命的打击!
敢与马云决裂,能让马化腾入股,估值千亿、用户6亿、日订单量1300万的超级美团,折腾了大半年,为我们大家带来的惊喜却是:打车。
再不搞点事情,故事就讲不下去了!如今,美团已拿到7轮融资,却还在亏损!2014美团点评亏损24亿,2015疯狂扩大至105亿。2016业内判断将超过150亿。
去年9月,美团点评的估值就从1236亿暴跌到了858亿,足足蒸发近400亿!曾传言携程或来“拯救”美团,结果携程CEO公开表示:我们不投亏损企业!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团为了换取190亿F轮投资时,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承诺两年内IPO,并且估值不能低于1350亿人民币。
所以,今天美团的逻辑不是能否赚钱,而是尽快让自己膨胀,让疯狂的资本为自己滚雪球,完成两年上市的对赌。上线打车,可能就是危机蔓延的告急信号!
美团打车,其实正是深耕细作、精益求精、提升用户ARUP值、创造更多价值的思路。你想啊,当你用美团订了一家餐厅、或者一场电影、又或者一个酒店、机票之类的之后,顺便能约个车去目的地是否很方便?还省得你退出美团APP,打开滴滴,重新输入目的地然后再约车,如果当地有好几家连锁酒店或者餐厅,你还得选择你预定的那一家,不小心跑错了地方的事情时有发生。
所以,与其说这是美团进军打车市场与滴滴正面交锋,倒不是说这是美团在现存业务模式下给用户更好的提供更良好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而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服务。这不就是常说的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吗?实在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而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美团的公司使命应该就是“让中国人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而餐饮、娱乐等业务均与出行紧密相连,推出出行服务,不正是让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更便捷的使命所在吗?只是恰巧这个服务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打车服务而已,所以,大家的解读思路也更发散一些,这也容易理解。
在滴滴先后吞并快的与Uber之后,看上去中国出行市场已无战事,然而随着易到拿到乐视投资、B2C模式的神州专车在政策变化之下迎来利好,出行市场并未被滴滴一家通吃。当然,现在乐视遭遇资金链危机之后易到同样面临一定挑战。
但正如过去几年所呈现的现象,中国出行市场依然十分复杂,且已有不少强悍对手,美团进入并无特别优势,而出行市场跟O2O一样需要巨大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且需要一些时间耕耘,美团点评在O2O之战尚未结束之时,再进入一个复杂的长期投入型市场堪称冒险。
美团点评可以是小试牛刀的姿态,但连共享自行车市场都打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出行市场又岂是轻易尝试就可获利的。
去年网约车新政框架政策出台之后,各地政策陆续出台,清一色地对网约车的车辆、司机和服务进行了各种要求,均提高了网约车的经营门槛,以避免快车与出租车的竞争,这对快车业务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今天正是过渡期结束之后新政执行之日,C2C快车类业务本身就充满着不确定性,滴滴专车、神州租车为代表的B2C模式更有前景,美团打车采取C2C模式同样面临着政策劣势。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需求与供给的对接。不论是对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决定体验的根本是匹配的效率。如果美团出行上车辆不够多,就可能会让用户打不到车进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不好;如果车辆太多,司机拿不到订单司机体验也不好。
已耕耘出行多年的滴滴在供给与需求已经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然而春节期间因为司机回家过年平衡点被打破就被打车难的用户炮轰,在这点上美团打车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也不会小。
自己做出行面临诸多挑战,吃喝玩乐与出行又有着天然的结合点,对于美团点评来说,成为滴滴们的第三方入口,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许是更适合的路——就像去哪儿携程们跟接机公司之间的合作一样,不用什么投入就可凭依赖场景需求变现,不知道是双方没有谈妥还是别的问题造成美团要亲自上阵?
当年程维做出第一版滴滴之后,在给司机试用之前先拿给了王兴看,王兴曾给其提出许多修改意见,现在,王兴决定自己干了,这恐怕是程维和王兴当年都未曾想到会发生的事情。
同样为“融资-亏损-再融资”,“烧钱-融资-再烧钱”的创业模式,一个亏到无路可退,一个却亏出纳斯达克上市,亏出世界500强,这值得深思。
这些年来,美团一直将钱烧在商品上。昨夜美团上线的打车,几乎听不到任何关注创新的声音,都是在关注优惠如何。这就注定了漂亮的用户数据,可能根本经不起考验。
相反,京东这些年一直把钱烧在如何卖商品上,创造出了世界第一的综合物流网络,烧出了优质的用户和忠实的供应商。
为什么会有京东金融?就因为烧出了话语权,我们购买东西的钱,京东可以拿去用60天再给供应商。供应商有压力?京东再提供贷款。
不断延伸,不停地改进革新,京东金融已成为京东盈利的源头,成为刘强东的第二大帝国。而美团,还在想尽办法为拿下一笔钱准备故事。
目前来看,美团打车只在南京一个城市“试水”运行,但是有消息称,美团点评正在积极申请网约车牌照,“美团点评已和政府部门取得积极沟通,相关手续正在按政策流程申请办理中”。”
究其背后的商业逻辑,美团打车业务更像是美团庞大身躯中的“毛细血管”,嫁接用户和平台上“吃喝玩乐”的各项业务。
这个故事并不难理解,用户要消费外卖之外的生活服务,住酒店,吃饭、K歌、看电影等等,都与出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团点评希望在用户生活服务消费前后,顺便用其出行服务,所谓“一体化解决”。
单以餐饮为例,2015年12月,滴滴战略入股饿了么,这一宗交易曾被投资人称为:四个轮子和两个轮子的联手。或许,此番逻辑同样适用如今的美团打车和外卖。当然,对于C端用户来说打车送外卖会增加成本,或许美团未来会主攻B端商户,这也与王兴“下半场”深化供应链改造的理念不谋而合。
另一个案例是Uber全球。Uber全球从出行切入吃喝玩乐甚至速运,而美团点评反过来从吃喝玩乐切入出行。
此前,Uber已经在美国推出Uber EATS(餐饮)、Uber Rush(快递)等业务,其在中国也曾有过类似尝试。在去年7月优步中国曾推出“优步(Uber)旅行计划”。虽然,优步中国最终难逃与滴滴合并的命运,但是由此看出吃喝玩乐与出行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
同样的道理,在酒旅方面的消费场景更自然,用户在美团点评预订酒店之后获赠一张定向打车券。正如携程、去哪儿会在用户订机票后推广接送机券,基于不同场景下的不同的消费需求是必然存在的。
这个时间点,指的是网约车新政细则在去年年底才正式对外发布,几乎整个行业都处在过渡期的调整和焦虑中。一方面,玩家们都亟待“正名”,包括首汽约车、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平台和司机都在积极申请相关资质。另一方面,未来的网约车市场门槛更高、成本更高、监管更严。
整个网约车市场,在经历了补贴烧钱、业务厮杀、收购合并、新政落地等重重关卡后,格局基本稳定,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已经不多。
目前美团点评拥有用户近6亿,日订单量超1300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8亿。美团坐拥庞大的用户群和海量的流量,做打车似乎顺理成章。
对于美团点评来说,成为滴滴、首汽、易到、神州的第三方入口,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许是更轻松的一条路。正如,携程、去哪儿与租车公司、接机公司合作一样,不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就可实现场景下的流量变现。王兴选择舍近求远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
或许,与之前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支付大战有相似的逻辑,当年滴滴快的掀起的烧钱大战背后的大佬就是阿里和腾讯,目的是推移动支付业务。去年,美团点评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收获了支付牌照。要知道,打车可是比外卖更加高频的业务。
但是,如今的出行市场已过了野蛮生长期,拼的是内功也就是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平台想要完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无非是实现双边关系的高效匹配。简单来说,美团打车平台的车辆够不够多,用户够不够多,都会影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对于未来的美团打车,这也将是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