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磨杀驴?蕉下大变天市场部被一锅端!

时间: 2024-11-10 11:33:43 |   作者: 产品品类


  近日,蕉下传出惊人组织架构变动——品牌部被完全裁撤,公关部门更是全军覆没,市场部也被并入了销售部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日有业内人士透露,被裁的不止公关部,蕉下把品牌部、公关部、设计部这些隶属于市场职能属性的部门全部裁撤,市场营销部和媒介部并入销售部。

  曾依靠营销红极一时的蕉下,如今这般决绝的举动,无疑是在向外界释放出绝望而又混乱的信号。

  据网传消息,裁员真实情况是创始人对于CMO团队带队的品牌战略与销售业绩之间的挂钩预期不满。除了效果类转岗销售,其余已全部裁空!

  昨日,公关部被撤裁的消息在网络上发酵后,内部管理层可能被这波舆情吓到了,发现品牌公关的必要性,不能连锅端。

  当务之急是进行危机公关,缓解大众情绪,于是就有了“公关还在,成立新部门为公共事务部”的说法,以应对外界的质疑和舆论,目的是转移焦点、平息舆论。

  不过,颇为有趣的是,蕉下的招聘网站主页仍在招聘公关、品牌等相关岗位,这看似矛盾的举动或许恰恰反映出蕉下在战略调整上的迷茫与纠结。

  或许,这波舆情已经让高层意识到品牌建设和公关维护的重要性,所以又开始重新招聘;

  遥想当初,蕉下雄心勃勃地踏上冲击 IPO 的艰难征程。然而,两次递交招股书,两次铩羽而归,这无疑是命运给予它的沉重打击。在商业的残酷战场上,企业与投资方的关系就像一场微妙又惊心的博弈。

  上市成功,便是皆大欢喜,名利双收;可一旦失败,企业便可能被巨额债务压得喘不过气,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蕉下在这次冲击中败下阵来,为生存,它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看似激进实则无奈的措施,如裁减人员、缩减开支等,试图为企业换条活路。

  对于重营销的新消费品牌而言,品牌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关部门更是企业在危机中的防火墙,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蕉下虽擅长营销,却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导致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裁撤公关部门,无疑让其在品牌维护和形象塑造方面雪上加霜。

  回顾那些在商业洪流中迷失方向的品牌,“凡客诚品”曾凭借独特的营销模式盛极一时,但因过度追求规模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核心价值,最终从云端跌落。

  蕉下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追求短期的亮眼业绩,它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营销之中,却在产品研制和品质把控上敷衍了事。

  当我们仔细审视蕉下的产品,问题显而易见,产品力跟虚高的名气完全匹配不上。而“科技”的名头,正是支撑蕉下高昂价格的重要幌子。

  其主打的防晒系列新产品,虽在宣传上夸下海口,号称拥有顶尖的防晒黑科技,但实际效果却并无过人之处。

  靠着雨伞发家的蕉下,曾被“扒”出防晒效果与几十元的伞具差距不大。根据测评,蕉下面部位置UVA阻挡率达到99.9%,而天堂伞UVA阻挡率为99.8%,而后者的价格仅在30-50元区间。

  事实上,根据此前蕉下招股书,其全年研发费用仅为7160万元,占总支出的3%,相比之下,营销费用则高达5.86亿元,占比24.4%。

  据人民网报道,蕉下申请的众多专利中,以外观设计类居多,有关防晒清凉且被授权的专利仅不到10项。

  曾有代加工厂揭露真相:“没有所谓黑科技,不过是不同的面料配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已”。面料创新的苍白无力,使得蕉下的产品在功能性和舒适度上毫无优势可言。

  再看其价格,高高在上,629一件防晒服、273一把雨伞、223元一顶渔夫帽、224元一个小风扇、199元一个口罩…

  其实际能提供的价值与价格严重不匹配,性价比低得可怕。于是,平替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蕉下市场占有率被不断蚕食。

  这不就是在狠狠地割中产的韭菜,让我们消费者为所谓的品牌溢价买单吗?频繁被质疑“智商税”、“割韭菜”,蕉下与曾经风靡一时的“背背佳”何其相似,靠营销噱头吸引消费的人,却在产品本质上毫无竞争力,最终只能黯然退场。

  长期依赖的代工模式,更是蕉下难以言说的痛。将生产环节全盘交给制造商,质量把控的难度呈指数级上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投诉与指责声不绝于耳,品牌声誉一落千丈。

  有趣的是,南极近期也在寻求转型,品牌价值被掏空的他们并没有像蕉下一样,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反而是找谢霆锋代言,怒砸2亿在各大办公楼投放广告,试图挽回那几乎消失殆尽的口碑。

  但仅靠明星效应和广告轰炸真的能挽救品牌吗?毕竟蕉下也曾花费花费巨额代言费用,邀请周董、杨幂代言,但这并没有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反而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加重了营销成本负担。

  还记得过度包装和宣传夸大的“小罐茶”吗?在消费的人逐渐回归理性后,被市场无情抛弃。没有产品力的品牌是没有资格讲故事的。

  此处不得已提营销之神雷军。小米的营销固然成功,雷军讲故事固然好听,但支撑其长盛不衰的关键,还是那强大的产品力。

  注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推出高性能、超高的性价比的产品、满足多种消费者的要求...蕉下若能像小米一样做到以上几点,也不会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不过,我们也不能轻易地给蕉下判死刑。商业世界充满了奇迹和反转,只要能幡然醒悟,直戳痛点进行改革,仍有一线生机。

  蕉下需要回归初心,专注于产品研制,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上的含金量,真正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需求。同时,重新塑造品牌形象,以真诚和实力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就像曾经的王者诺基亚,在经历智能手机时代的低谷后,不再纠结于手机领域,跟苹果三星争得头破血流,而是在5G技术、数字化转型和物联网等领域重新找到品牌定位,实现了华丽转身。

  焦虑的蕉下,如今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是选择继续沉沦,还是奋起反抗,实现自我救赎?

  这不仅关乎一个品牌的生死存亡,更让我们深刻反思,在商业浪潮中,往往只有找准品牌定位和方向,不停地改进革新、适应市场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爬墙熊猫消防员仅1天就“脱衣”?原因揭秘:获得设计师许可,但仅限1天时间

  2024奖金榜:萨巴伦卡6988万第1!高芙夺冠飙升第2 郑钦文创历史

  【地理探究】25座国内外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全了! 地理视角看蛇曲地貌

  【地理学习】什么是地理?讲“一粒沙”,要考“撒哈拉”,值得期待,地理科学也有专属的大模型了